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要求,6月23日至29日,球速体育组织骨干教师赴贵州开展专题实践研修活动。
贵州,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多次亲临考察指导的地方。从2015年强调“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探索特色发展新路;到2021年春节前夕嘱托“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再到2025年3月要求“在产业发展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新篇章”,总书记的三次贵州之行,为这片土地擘画了宏伟蓝图,注入了磅礴动力,也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鲜活教材和思想源泉。
本次研修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贵州足迹与指示精神,老师们奔赴遵义,在遵义会议会址及纪念馆感悟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重温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深刻理解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的内涵;走进湄潭,探寻“浙大西迁”历史中的家国情怀与教育报国精神,调研“中国茶业百强县”推进茶旅融合的乡村振兴路径;驻足余庆,在突破乌江纪念园,重温了红军强渡乌江、甩开追兵、取得战略主动的艰难历程,深刻体会了先辈们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来到镇远,在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日本战俘收容所——“和平村”旧址,详细了解了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优待俘虏”政策影响下,化敌为友、为我所用的生动实践;深入黎平,在黎平会议会址感悟红军长征的艰难抉择与革命意志,体悟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最后抵达肇兴侗寨,亲身感受多彩贵州的民族文化魅力与乡村振兴新貌,见证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落地生根。
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同时,老师们也聆听了三位专家的报告,进一步提升了理论水平。贵州省社会主义公司原副经理王国麟以《伟大转折 思想领航——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的重要论述》为题,带领大家重温了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这段历史,勉励大家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张中俞从长征是“五大远征”、长征精神“五大内涵”、长征精神“五项启示”三个方面,深情回顾了红军长征这一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生动诠释了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贵州大学球速体育教授郭红军站在科技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前沿,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在思政课教学领域的应用潜力。
研修过程中,老师们结合所听所看所学进行了两次交流研讨。第一次研讨以“弘扬宝贵精神财富 筑牢信仰之基”为主题,大家交流了对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的理解与认识,探讨了如何将红色基因、革命传统和新时代奋斗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员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血脉。第二次研讨则聚焦“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课程育人实效”,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新载体,交流如何擦亮“行走的思政课”。
通过此次沉浸式、体验式的实践研修,老师们深受教育和启发。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体现出高瞻远瞩的战略擘画和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是思政课最生动、最权威的教材,贵州大地上的历史巨变、红色印记、生态画卷、发展新貌,是开展“大思政课”最直观、最有力的课堂。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研修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转化为教学资源、研究课题和育人动力,把贵州的生动实践和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学术研究和价值引领中,讲好中国故事、时代新篇,教育引导青年学子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